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我們平常會注意到臉部、軀幹或四肢上皮膚的問題;相較之下,同樣也身為皮膚一份子的頭皮,反而很容易被忽略。
臨床上在評估落髮狀況時,頭皮健康度是非常重要的關鍵。今天就來簡介一下頭皮檢測的意義吧!
當髮友們出現了落髮、禿髮的病症時,來到診所的第一步驟是先填寫基本資料,讓醫護人員能初步了解整體病史。注意到落髮的時間、落髮的部位、家族禿髮史、使用過的藥物、在家自我洗頭及養護頭皮的步驟、髮友自身的過去病史等等,每一個環節都影響著醫師對落髮原因的判斷。
在植診所,我們採用精密儀器的 HairMetrix頭皮檢測儀,將髮友們的頭皮分成不同區域,拍照後再由程式統整出幾項重要的參數,包括毛囊的間距、頭髮的粗細、每一區塊的頭髮密度、一個毛囊上的平均毛髮數、終端毳毛的比例等。這些參數都是專業醫師在診斷落髮時重要的依據。
第一階段的頭皮檢測完成之後,醫師還會進一步用頭皮鏡 Trichoscopy直接檢查髮友們的頭皮及患部的狀態,以期更完整的判斷出落髮原因,製訂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頭皮健康度檢查
當頭皮出現不健康的狀態,就會影響到頭髮的生長,導致頭髮變細、髮質變差,甚至是大量落髮。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些狀況是頭皮不健康會出現的警訊:
- 頭皮變硬:生活壓力、睡眠不足、疤痕組織、慢性發炎等都會造成頭皮彈性變差,血液循環不良。
- 頭皮容易發癢:使用不合適的洗髮精或護髮產品、過敏、頭皮乾燥、急慢性發炎、藥物使用等。
- 頭皮屑:脂漏性皮膚炎、頭皮急慢性發炎、頭皮過乾、角質代謝異常、指甲搔抓的習慣等。
- 頭髮出油、悶臭、厚重:頭皮過度清潔造成的油脂分泌旺盛、油垢堆積沒有適當清潔等。
- 頭皮冒痘:油性肌膚容易造成細菌過度繁殖、體質、熬夜、飲食及生活習慣不佳等。
- 頭皮發紅、充血:紫外線曝曬、過敏、急慢性發炎、自體免疫疾病、藥物副作用等。
出現警訊後,如果沒有及時發現、治療,就會導致落髮的狀況惡化,頭髮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少,可以試著找找看你是否符合下列的落髮因素。
常見的落髮因素
- 遺傳因素(雄性禿):這是最常見的掉髮原因,受基因和體內雄性荷爾蒙影響,男性通常表現為髮際線後退或頭頂稀疏,女性則可能出現頭頂髮量減少的情況。
- 荷爾蒙失調:女性在懷孕、產後、更年期等階段,體內荷爾蒙變化可能導致掉髮。
- 壓力過大:長期的身心壓力會影響毛囊的生長週期,導致掉髮增加。
- 營養不良:缺乏蛋白質、鐵、鋅、維生素 B 群等營養素,可能影響頭髮的健康生長。
- 疾病或藥物影響:某些疾病如甲狀腺功能異常、貧血,或使用特定藥物,如化療藥物,可能引起掉髮。
- 不當的美髮習慣:頻繁染燙、過度使用造型產品,或長期綁緊頭髮,可能損傷毛囊,導致掉髮。
如果還是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落髮問題,或是了解落髮的嚴重程度和目前的適合的治療方法,建議到診所現場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,即時治療,避免落髮日益嚴重難以挽回。
先進的頭皮檢測——HairMetrix
一開始,會先進行基本資料的填寫,並進行HairMetrix 頭皮檢測,使用高解析度毛髮鏡成像,擷取微觀影像,幫助我們精確地比較頭皮基礎狀況和追蹤影像。以最高 200 倍放大倍率擷取的臨床影像,分析頭皮、皮脂狀況、頭髮健康狀況,以及頭髮密度。可以逐根頭髮分析治療結果,以確定哪些治療效果最佳,以及最需要改善的地方。
常見的落髮類型
醫師會觀察頭皮檢測的結果,給予對應的治療方式,我們根據毛囊是否受到永久性破壞分為兩大類:疤痕性落髮(Cicatricial Alopecia)、非疤痕性落髮(Non-Scarring Alopecia)。
這邊先介紹比較常見的五種非疤痕性落髮:
- 圓禿(Alopecia areata)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,身體的免疫系統會錯誤地攻擊毛囊,導致頭髮以圓形或橢圓形的斑塊脫落。圓禿的影響範圍可以是局部,也可能遍及全身。儘管醫學上尚未完全釐清圓禿的成因,但目前認為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,有些案例甚至與壓力過大有關。圓禿患者的頭髮有可能在一年內自行重新生長,但也有人會永久性禿頭。若進行治療,約在 6 週至數月內有機會重新生髮,但治療效果因人而異。
- 女性型態落髮(Female pattern hair loss)則是女性最常見的落髮原因。這種掉髮與荷爾蒙變化及遺傳因素息息相關,通常在更年期後(40~60 歲)最為明顯,但年輕女性也可能發生。女性型掉髮多數呈現漸進式的髮量減少,主要集中在頭頂和前額區域,髮線會逐漸變寬,但不會像男性禿頭那樣完全光禿。由於女性型掉髮進程緩慢,及早發現並進行治療有助於減緩掉髮速度,甚至重新生髮,避免嚴重禿頭的情況。
- 雄性禿(Male pattern hair loss)是男性最常見的落髮類型,主要與遺傳及雄性荷爾蒙相關。雄性禿通常從前額髮際線後退開始,或是頭頂處逐漸禿頭,最常出現在中年男性,但也有部分男性在青春期後期或 20 多歲就開始掉髮,甚至有些女性也會因為遺傳因素而出現類似情況。雄性禿的過程通常較緩慢,但持續多年,若能在初期採取治療措施,效果會較為理想,並有助於延緩禿頭進程。
- 拉扯性落髮(Traction alopecia)則是由於長期物理拉扯或壓力所引起的落髮,常見於長時間緊繃髮型,如緊綁馬尾、辮子或使用髮片。這類型的掉髮主要集中在髮際線及頭皮部位,屬於可以預防和逆轉的掉髮,只要避免長期拉扯、改變髮型並進行正確的頭皮護理,大多數情況下頭髮都能重新生長。
- 休止期掉髮(Telogen Effluvium)是一種暫時性的掉髮,通常由身體或情緒上的壓力、重大手術、急性疾病、快速減重或產後等因素引起。休止期掉髮是由於頭髮生長週期被打亂,過多毛髮進入休止期,導致短時間內大量脫落。雖然這種掉髮不會損害毛囊,但若壓力源或其他誘因持續存在,掉髮情況可能會延長。通常只要壓力消除,頭髮會在數月內自然恢復正常生長。
落髮問題雖然看似棘手,但只要能正確認識不同類型禿頭的成因及特徵,及早採取適當的治療與預防措施,就有機會減緩甚至逆轉掉髮的情況。無論是圓禿、女性型掉髮、雄性禿、拉扯性掉髮或休止期掉髮,都有其對應的治療方案和調理方法。透過專業的診斷和調整生活習慣,落髮不再是無法解決的難題。
了解更多:如何促進生髮?4方法告別掉髮危機,輕鬆找回頂上自信!